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虎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hǔ láng zhī wēi虎狼之威 | 威:威力,威风。形容威严的气派和声威 |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告大人暂息雷霆之怒,略罢虎狼之威。” |
qián pà láng,hòu pà hǔ前怕狼,后怕虎 |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 明 冯惟敏《清江引 风情省悟》曲:“明知烟花路儿上苦,有去路无来路。恶狠狠虎爬心,饿刺刺狼掏肚。俺如今前怕狼后怕虎。” |
è hǔ qín yáng饿虎擒羊 | 像饿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样。形容动作迅猛。亦作“饿虎吞羊”、“饿虎扑羊”。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
zhào māo huà hǔ照猫画虎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1回:“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 |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初生之犊不畏虎 |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 |
hǔ wěi chūn bīng虎尾春冰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尚书 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
yáng zhì hǔ xíng羊质虎形 | 质:本性。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 《慈溪太后演义》第13回:“看似新机勃发,政局昌明,其实是徒袭皮毛,未得精髓,羊质虎形,济什么事?” |
lóng téng hǔ zhí龙腾虎踯 | 同“龙腾虎蹴”。 | 诤民《五月二十一日上谕恭注》:“有拿破仑之龙腾虎踯,而后率轻躁之拉丁人震慑全欧。” |
lóng téng hǔ xiào龙腾虎啸 | 声势壮盛貌。 | 明·陈子龙《望下邳作七言古》:“龙腾虎啸势莫当,谁知芒肠云飞扬?” |
měng hǔ tiān yì猛虎添翼 | 比喻强大者又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 《人民日报》1964.1.26:“一旦掌握了文化、科学技术的武器,就像猛虎添翼一般。” |
wèi dí rú hǔ畏敌如虎 | 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 明·徐光启《谨申一得以保万全疏》:“自然人贾勇,何至如今畏敌如虎,视营伍如蹈阱乎?” |
gōng lín jīn hǔ宫邻金虎 | 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 汉 应劭《汉官仪》:“不制之臣,相与比周,比周者宫邻金虎。宫邻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进,与君为邻。” |
è hǔ cuán yáng饿虎攒羊 | 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清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 百和坊将无作有》:“可怜欧滁山被那大汉捉住,又有许多汉子来帮打,像饿虎攒羊一般,直打得个落花流水。” |
è hǔ tūn yáng饿虎吞羊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
tóu zhù shì hǔ投杼市虎 | 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比喻毫无根据的谣言,说的人多了,让人信以为真 | 南朝·宋·臧质《举兵上表》:“蔽于流议,投杼市虎,成于十夫。” |
chūn bīng hǔ wěi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
hǔ tiào lóng ná虎跳龙拿 | 拿:取。像老虎那样跳跃,像龙那样伸爪抓取。形容人身手敏捷或激烈搏斗。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就是他帐下那班奔走的健儿,也是一个个有……虎跳龙拿之技。” |
dǎ sǐ lǎo hǔ打死老虎 | 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 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
hǔ xué lóng tán虎穴龙潭 |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抵住孔宣的刀。二将又战在虎穴龙潭之中。” |
liǎng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 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
qián mén q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 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同“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你想,那样多的草莽英雄又闯进了成都城,这不正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
hǔ tǐ yuán bān虎体原斑 | 虎体:像老虎勇猛的身体;斑:杂色花纹或斑点。比喻朝廷大官。 | 元·无名氏《雁门关》第二折:“花根本艳,虎体原斑。” |
xiá hǔ fán xióng柙虎樊熊 | 柙中的虎,樊内的熊。比喻被囚的恶人。 | |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九牛二虎之力 | 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 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
shēng lóng huó hǔ生龙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
láng tān hǔ shì狼贪虎视 | 象狼一样贪婪,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喻野心很大。 | 清·洪昇《长生殿·陷关》:“狼贪虎视威风大,镇渔阳兵雄将多。待长驱直把淆函破,奏凯日齐声唱歌。” |
huà hǔ bù chéng画虎不成 | 画老虎画不好(画得像只狗)。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 | 东汉 班固《东观汉记》:“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
xiáng lóng fú hǔ降龙伏虎 | 比喻有极大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 元 马致远《黄粱梦》:“出家人长生不老,炼药修真,降龙伏虎,到大来悠哉也呵。” |
lóng pán hǔ rào龙蟠虎绕 | 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 宋·范成大《水龙吟·寿留寺》词:“物外新闻,凤歌鸾翥,龙蟠虎绕。” |
liǎng hǔ gòng dòu两虎共斗 | 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 | 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qiáo lóng huà hǔ乔龙画虎 | 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0回:“他自吃人在他跟前那等花丽胡哨,乔龙画虎,两面三刀哄他,就是千好万好了。” |
hǔ fú lóng jié虎符龙节 | 虎符:古代铜制虎形兵符;龙节:古代邦国使臣用的金制龙形凭证。比喻重要的凭证 | 唐·卢纶《送从叔牧永州》诗:“虎符龙节昭歧路,何苦愁为江海人。” |
hǔ dǎng hú chái虎党狐侪 | 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 明 康海《中山狼》第二折:“谁曾见这锦囊诗袋,却遮藏的虎党狐侪,只您这眉前眼后谁瞒过。道不的露尾藏头,怎撒乖,没处安排。” |
lóng téng hǔ cù龙腾虎蹴 | 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 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与一弟三侍卫弃军先进,渡河冲阵,龙腾虎蹴,以四人败敌八百。” |
mò yǔ zhī hǔ没羽之虎 | 比喻怪石。 |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楚能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石也。” |
hǔ jù jīng tūn虎踞鲸吞 | 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诸将皆来动问,尽皆愕然相顾曰:‘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不争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 |
chái hǔ sì nüè豺虎肆虐 | 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 汉·张衡《南都赋》:“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
hǔ sì chū xiá虎兕出柙 | 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柙:关兽的木笼。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
diào hǔ lí shān调虎离山 | 设计让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3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 |
hǔ tóu yàn é虎头燕额 | 形容王侯的贵相或相貌的威武。 | 明·无心子《金雀记·掷果》:“我虎头燕额,羞杀他脸似桃花。” |
hǔ kǒu duó shí虎口夺食 | 从老虎嘴里抢夺食物。比喻十分危险的事情或十分勇敢的行为。 |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只要国内出产,全国人民不吃,虎口夺食也要给你弄来。” |
jiǔ hǔ shī lóng酒虎诗龙 |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 清·丘逢甲《东山酒楼次柳汀韵》:“狂饮且共楼头醉,酒虎诗龙各自豪。” |
yáng zhì hǔ pí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西汉 扬雄《法言 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
mǔ lǎo hǔ母老虎 | 雌性虎。借指泼妇或刁妇。 | 老舍《柳屯的》:“我曾经作过一个噩梦,梦见一个母老虎,脸上擦着铅粉。” |
hǔ bù lóng xíng虎步龙行 | 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 《宋书 武帝纪上》:“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早为其所。” |
láng tūn hǔ cān狼吞虎餐 |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3回:“他们把饭煮熟,菜烧好,聚在一起,就在村前打麦场上,狼吞虎餐的吃。” |
tán hǔ sè biàn谈虎色变 | 色:脸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一谈起老虎;吓得脸色都变了。后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 | 宋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
féng hé bào hǔ冯河暴虎 | 犹言暴虎冯河。 | 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抱头鼠窜者胆裂之不暇,冯河暴虎者虚骄而无实。” |
shì chéng qí hǔ势成骑虎 | 情势像骑在老虎背上一样;很难下来。比喻已在进行中的事情;迫于情势;欲罢不能。 | 清 吴璿《飞龙全传》:“心里其实害怕;无奈势成骑虎,只得勉强要去厮杀。” |
lǎo hǔ tóu shàng sāo yǎng老虎头上搔痒 | 比喻不自量力。 | 蔡东藩《明史演义》第63回:“今严嵩父子,威焰薰天,一百个仇鸾,尚敌不过他,老虎头上搔痒,无补国家,转取祸戾,何苦何苦!” |
huà hǔ kè hú画虎刻鹄 | 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 《东观汉记 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
yǐ ròu wèi hǔ以肉喂虎 | 比喻白白地送死。 | 汉 荀悦《汉纪 高祖纪一》:“今赴秦军,如以肉喂虎,当何益也!” |
hǔ kǒu cán shēng虎口残生 |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烦你们拜上小姐,说我铁中玉虎口残生,多蒙垂救,高谊已足千古。” |
fàng hǔ guī shān放虎归山 | 归:返回。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把敌人放走;留下后患。也作“纵虎归山”。 | 晋 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
zhuō hǔ qín jiāo捉虎擒蛟 | 蛟:蛟龙。能上山捉老虎,下海擒蛟龙。比喻本领大。 |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三折:“捉虎擒蛟真壮士,好汉声名播四方。” |
qiāo shān zhèn hǔ敲山震虎 | 见“敲山振虎”。 |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54回:“今天一见马成龙等三人在此吃饭,俱是外乡人,打算要敲山震虎,要把三个人给唬住。” |
lā dà qí zuò hǔ pí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
hǔ bèi xióng yāo虎背熊腰 | 如虎般宽厚的背;似熊样粗壮的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这厮倒是一条好汉……哦,是虎背熊腰。” |
hǔ láng zhī guó虎狼之国 | 像虎和狼一样凶猛的国家。比喻侵略成性的国家。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
huà hǔ chéng gǒu画虎成狗 | 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 《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
yīng lín hǔ shì鹰瞵虎视 | 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 梁启超《论私德》二:“俄罗斯政府,以鹰瞵虎视之势,震慑五陆,而其人民称罪恶之府,黑暗无复天日,(日本人有《露西亚亡国论》,穷形尽相。)亦生计沈窘之影响也。” |
lóng zhēng hǔ dòu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
zuò shān kàn hǔ dòu坐山看虎斗 | 比喻暂不介入双方的斗争中,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都是全桂子的本事。” |
hú jiǎ hǔ wēi狐假虎威 | 假:假借;凭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
jù hǔ jìn láng拒虎进狼 | 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 明 张煌言《复郎廷佐书》:“乃拒虎进狼,既收渔人之利于河北。” |
jùn bō hǔ làng骏波虎浪 | 形容迅猛汹涌的波浪。 | |
yáng hǔ wéi kuāng杨虎围匡 | 《史记·孔子世家》:“扞孔子呴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杨,通“阳”。后因以“杨虎围匡”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 | 《史记·孔子世家》:“扞孔子呴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 |
hǔ lüè lóng tāo虎略龙韬 | 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 | 明·刘基《悲杭城》诗:“一朝奔迸各西东,玉斝金杯散蓬荜。清都太微天听高,虎略龙韬缄石室。” |
jù hǔ pán lóng踞虎盘龙 | 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 元 汤式《哨遍 新建构栏教坊求赞》:“三尺台包藏着屯莺聚燕闲人窟,十字街控带着踞虎盘龙旧帝基。” |
yīng yáng hǔ shì鹰扬虎视 | 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 《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虎视,有万里之望。” |
yǐn hǔ jù láng引虎拒狼 |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 清·陈天华《猛回头》:“断不可借外洋之兵,那引虎拒狼大下策,劝列位万万莫做。” |
yǎng hǔ liú huàn养虎留患 | 同“养虎自遗患”。 | 《东周列国志》第五六回:“今其子乃欲见逐,岂非养虎留患耶?” |
guān mén yǎng hǔ,hǔ dà shāng rén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 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0回:“古人说的‘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这个东西,如何养得熟的。” |
yǎng hǔ zì bì养虎自毙 | 见“养虎自啮”。 |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你们养虎自毙,作茧自缠。” |
zòng hǔ chū xiá纵虎出匣 | 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同“纵虎出柙”。 | 明 唐顺之《咨总督都御史胡牌》:“若乘月黑潮满之夜,驾船冲出港门,及扛船随处下海……是纵虎出匣,祸岂胜言。” |
wèi hǔ tiān yì为虎添翼 | 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刘备枭雄,久留蜀而不遣,是纵虎入室矣。今更助之以军马钱粮,何异与为虎添翼乎?” |
hǔ hǔ yǒu shēng qì虎虎有生气 | 虎虎:勇猛威武的样子。形容气势威猛,有旺盛的生命力。 | 郭沫若《贾长沙痛哭》:“他那篇有名的万言书《陈政事书》,在两千年后的今日虽然都还虎虎有生气,但在当时的权贵者却字字都是眼中钉。” |
yīng shì hǔ bù鹰视虎步 | 见“鹰视狼步”。 |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杀之性,不可亲也。” |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jù hǔ初生之犊不惧虎 |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
hǔ kū láng wō虎窟狼窝 | 窟:洞穴。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不是宋江来和这人厮见,有分教,江州城里,翻为虎窟狼窝。” |
wèi hǔ fù yì为虎傅翼 | 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 《逸周书 寤敬》:“无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 |
hǔ tóu shǔ wěi虎头鼠尾 | 头大如虎,尾细如老鼠。比喻做事起始时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 明·谢榛《四溟诗话》:“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 |
qín hǔ ná jiāo擒虎拿蛟 | 蛟:传说中能发洪水的龙。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 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准备擒虎拿蛟计,银山铁壁撞将来。” |
hǔ shēng sān zì,bì yǒu yī biāo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 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 《癸辛杂识》:“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
jiǎ hǔ zhāng wēi假虎张威 | 犹言狐假虎威。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忠孝记·欲进谏章>》:“费尽他机智,只是要贪名固位,假虎张威。” |
qiāo shān zhèn hǔ敲山振虎 | 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这要不用个敲山振虎的主意,怎的是个了当?” |
hǔ rù yáng qún虎入羊群 | 老虎进入羊群。形容强者在肆意欺凌弱者。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 |
jiǔ guān hǔ bào九关虎豹 | 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 语出《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宋·赵癯斋《买陂塘(闻掀髯)》词:“功名事,不信朝鳞暮羽。九关虎豹如许。” |
lóng xiāng hǔ bù龙骧虎步 | 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 三国 魏 嵇康《卜疑》:“将如毛公蔺生之龙骧虎步,慕为壮士乎?” |
qū yáng gōng hǔ驱羊攻虎 | 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 《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 |
zì tóu hǔ kǒu自投虎口 | 投:进入;虎口: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比喻自己进入危险的场所送死。 | 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20回:“这薛刚真正胆大包天,不想生法报仇,反来祭扫铁丘坟,是自投虎口。” |
lóng pán hǔ yào龙盘虎拏 | 虬曲苍劲貌。 | 明·何景明《古松歌》:“龙盘虎拏终有神,白骨苍鳞半枯死。” |
hǔ luò píng chuān虎落平川 |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
lóng yuè hǔ jù龙跃虎踞 | 喻超逸雄奇。 | 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至若泾阳先生,以龙跃虎踞之才,左宜右有,随手合辙,意至而词随,更不劳其拣择。” |
rú hǔ shēng yì如虎生翼 | 同“如虎傅翼”。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今玄德得诸葛亮为辅,如虎生翼矣。” |
lóng téng hǔ zhì龙腾虎掷 | 同“龙腾虎蹴”。 | 清·夏清贻《何日醒·东三省》:“战鼓三挝,龙腾虎掷挪。” |
lóng xiāng hǔ xiào龙骧虎啸 | 喻气概威武。 | 清·汉血愁予《崖山哀·胡闹》:“忽必烈坐宝帐龙骧虎啸,占住了燕京城铁裹铜包。” |
lóng xiāng hǔ zhì龙骧虎峙 | 骧:马昂首的样子;峙:耸立。雄踞的样子。 | 明·方孝孺《春秋诸君子赞·公子友》:“龙骧虎峙,蛇豕屏窜。” |
láng cān hǔ shí狼飡虎食 | 同“狼餐虎咽”。 | |
shǐ hǔ chuán é豕虎传讹 | 同“豕亥鱼鲁”。 |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序》:“而世之考古者,拾班范之一言,擿沈箫之数简,兼有竹素烂脱,豕虎传讹,易斗分作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