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骨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hèn rù gǔ suí恨入骨髓 | 从骨髓里仇恨某人某事。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 |
gǔ ròu lí sàn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诗经 唐风 杕杜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
dào gǔ xiān fēng道骨仙风 | 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 | 宋·程珌《喜迁莺·寿薛枢密》词:“道骨仙风,安排顿著,须是人间紫府。” |
rǎng jī jí gǔ攘肌及骨 | 比喻侵及腹地。 | 汉·扬雄《法言·重黎》:“是以四疆之内,各以其力来侵,攘肌及骨,而赧独何以制秦乎?” |
ǒu xīn lòu gǔ呕心镂骨 | 呕:吐。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李义山《咏柳》云‘堤远意相随’之句,皆是呕心镂骨而成。” |
míng xīn kè gǔ铭心刻骨 | 铭、刻:在器物上刻出字迹。刻写在心上骨上。 | 明 李开先《林冲宝剑记》:“恩同海岳,铭心刻骨难忘。” |
xíng xiāo gǔ lì形销骨立 | 身体消瘦;骨架凸现。形容身体极为消瘦。形:身形;形体;销:消瘦;枯槁;骨:骨架;立:树立;凸现。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叶生》:“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
gǔ ròu fēn lí骨肉分离 |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谁知死后缠绵,恩变成仇,害得我骨肉分离,死无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
kè gǔ chóu hèn刻骨仇恨 | 永远记在心头的深仇大恨。 | 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三面红旗底下还允许她摆米豆腐摊子嘛,哪来的刻骨仇恨?” |
zhòng máo fēi gǔ众毛飞骨 | 指众多轻物能掀起重物。 | 唐 李白《雪谗诗赠友人》:“群轻折轴,下沉黄泉;众毛飞骨,上凌青天。” |
yì xìng gǔ ròu异姓骨肉 | 骨肉:血缘关系相同的人。虽然不同姓但像骨肉兄弟一样亲近。 | 《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 |
zhòng kǒu shuò jīn,jī huǐ xiāo gǔ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cūn jīn sú gǔ村筋俗骨 | 村:粗俗;俗:庸俗。形容人品粗俗不堪。 | 明·无名氏《苏九淫奔》第四折:“不解他粉黛蛾眉心上事,这才是村筋俗骨下场头。” |
shén qīng gǔ xiù神清骨秀 | 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朗,气质秀美。 | 明·陆采《明珠记·买药》:“我见你神清骨秀飘萧,你是神仙,休得假推掉。” |
fěn gǔ juān qū粉骨捐躯 | 指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 唐 杜牧《又谢赐批答表》:“势当戮力尽瘁,粉骨捐躯,知无不为,见死宁避!” |
xiān fēng dào gǔ仙风道骨 | 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 唐 李白《大鹏赋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
zhān pí zhù gǔ粘皮著骨 | 粘:粘贴,胶合。形容言行办事不干脆爽利,执着刻板。 | 宋·朱熹《朱子全书》第18卷:“其深浅在人,不必恁地粘皮著骨去说。” |
gōng chéng gǔ kū功成骨枯 | 语本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后以“功成骨枯”喻为了一己私利,让其它许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牺牲。 | 语出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shāng jīn dòng gǔ伤筋动骨 | 本指身受重伤。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打的来伤筋动骨,更疼似悬头刺股。” |
tuō gǔ huàn tāi脱骨换胎 | 道教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盛蕴真:你却是脱骨换胎。” |
gǔ ruǎn ròu sū骨软肉酥 | 见“骨软筋酥”。 | 《醒世姻缘传》第六一回:“只消‘心月狐’放一个屁,那‘井木犴’俯伏在地,骨软肉酥。” |
qíng shēn gǔ ròu情深骨肉 | 骨肉:比喻至亲。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亦作“情逾骨肉”、“情愈骨肉”。 | 《周书·于谨传》:“夙蒙丞相殊眷,情深骨肉。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 |
xuán tóu cì gǔ悬头刺骨 | 悬:吊挂。把头挂在屋梁上面,用锥刺自己的大腿骨。形容刻苦学习。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龙泉记·家庭训子>》:“词翰积如丘,要精通,须苦求,悬头刺骨非虚谬。” |
yù gǔ bīng zī玉骨冰姿 | 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样的骨骼。形容女子洁美的体肤。 | 宋·辛弃疾《鹧鸪天·赋梅》:“若将玉骨冰姿比,李蔡为人在下中。” |
shòu gǔ lín xún瘦骨嶙峋 |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八章:“秀苇看见一个光着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提着一簸箕的泥灰,在一条悬空吊着的跳板上,吃力的走着。” |
shí gǔ zài hóu食骨在喉 | 喉:喉咙。小骨头卡在喉咙之间。比喻心里有话,非说出来不可。 | 汉·许慎《说文解字》“鲠”段玉裁注:“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骾之臣。” |
hè gǔ jī fū鹤骨鸡肤 | 伶仃瘦骨,多皱的皮肤。形容年老。 | 宋·王炎《病中书怀》诗:“鹤骨鸡肤不耐寒,那堪癣疥更斑烂。” |
tòu gǔ suān xīn透骨酸心 | 形容极度伤心。 |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她自己心中,以有一腔的弥天恨事,透骨酸心。 |
hèn zhī rù gǔ恨之入骨 |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 | 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
gǔ ròu zhī qíng骨肉之情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介甫每言及骨肉之情,酸恻呜咽。” |
gǔ ruǎn jīn sū骨软筋酥 | 形容全身乏力,肢体瘫软的样子。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1回:“这些家人听了这话,越发吓得骨软筋酥,连跑也跑不动了。” |
xuě tāi méi gǔ雪胎梅骨 | 喻高洁。 | 清·李渔《怜香伴·香咏》:“小姐这等诗真有雪胎梅骨,冷韵幽香。” |
zuàn xīn cì gǔ钻心刺骨 | 钻入心里,侵入骨中。形容刺激极深。 | 清·李渔《比目鱼》第六回:“一到登场的时节,他把我认做真妻子,我把他认做真丈夫。没有一句话儿,不说得钻心刺骨。” |
xǐ xīn huàn gǔ洗心换骨 | 道家语,指洗去尘心,换掉凡骨,即可超离凡尘而入圣。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3卷:“为吾洗心复换骨,背凡入圣奔长生。” |
lóng zhāng xiù gǔ龙章秀骨 | 喻文章秀逸遒劲。 | 宋·梅尧臣《读萃秘校卷》诗:“龙章秀骨若轻时,继作五弦须款款。” |
qǐ sǐ rén,ròu bái gǔ起死人,肉白骨 |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 | 《国语 吴语》:“君王之于越也,医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
shēng ròu kū gǔ生肉枯骨 | 枯骨:白骨。使死者再生,枯骨长肉。形容施惠很深。 | 《晋书·刑法志》:“至义畅于三代之际,遗风播于百世之后,生肉枯骨,惠侔造化。” |
fěn shēn suì gǔ粉身碎骨 | 全身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也比喻彻底遭到失败或遭遇极大的磨难。 | 唐 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
tuō tāi huàn gǔ脱胎换骨 |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 宋 葛长庚《沁园春 赠胡葆元》:“常温养,使脱胎换骨,身在云端。” |
duó tāi huàn gǔ夺胎换骨 | 夺别人之胎以转生;换己之凡骨为仙骨。本道家语。后比喻学习前人文学艺术的立意和技巧以创新。也比喻重新做人。 | 宋 释惠洪《冷斋夜话 换骨夺胎法》引黄庭坚曰:“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
gǔ gěng zhī chén骨鲠之臣 | 骨鲠:比喻刚直。刚正忠直的官员。 | 《史记·刺客列传》:“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
shēng sǐ gǔ ròu生死骨肉 | 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极深厚。 | 唐·颜真卿《谢户部侍郎表》:“生死骨肉,受赐已深。” |
cì gǔ xuán liáng刺骨悬梁 | 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学习。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可怜刺骨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 |
tòng rù gǔ suǐ痛入骨髓 | 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 《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
yī jiàng chéng gōng wàn gǔ kū一将成功万骨枯 | 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 | 洪楝园《后南柯·甲阵》:“一将成功万骨枯,手提髑髅血模糊。” |
lòu xīn kè gǔ镂心刻骨 | 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妾等蒙陛下眷爱,镂心刻骨,没世难忘。今不幸遭此离乱,陛下欲舍妾身何往?” |
míng kè xīn gǔ铭刻心骨 | 比喻感念极深,永远不忘。 |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
lòu gǔ míng jī镂骨铭肌 | 比喻牢记不忘。多用为感激之词。 | 唐·元稹《谢准朱书撰田弘正碑文状》:“空怀感涕之心,未获杀身之所,无任感恩思报,镂骨铭肌之至。” |
juān xīn míng gǔ镌心铭骨 | 镌:雕刻。意同“刻骨铭心”。形容永记不忘。 | 明·陆采《明珠记·获荫》:“漂泊留潭府,荷深思解衣推食,自知惭负;又荷吹嘘登云路,娇女肯教同赴,这厚德镌心铭骨。” |
róu jīn cuì gǔ柔筋脆骨 | 柔弱的筋骨。比喻文章疲软无力。 | 明·宋濂《〈王君子与文集〉序》:“士之有志于文者夥矣,抽青媲白,组织文绣,柔筋脆骨,点缀形似,徒夸艳乎。” |
gǔ ròu xiāng lián骨肉相连 | 像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 《北齐书 杨愔传》:“常山玉以砖叩头,进而言曰:‘臣与陛下骨肉相连。’” |
cì xīn qiē gǔ刺心切骨 | 见“刺心刻骨”。 | 明·于晃《乞恩疏》:“古今人臣于忠,未有如臣父之惨烈也。臣之痛愤,刺心切骨,何时可已!” |
xiǔ gǔ zhòng ròu朽骨重肉 | 比喻已经腐朽的东西得到了新生。 | 宋·苏辙《谢复官表》:“时雨既至,靡物不蒙,遂使死灰再然,朽骨重肉。” |
gǔ shòu rú chái骨瘦如豺 | 见“骨瘦如柴”。 | 《埤雅·释兽》:“又曰: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
zé jí kū gǔ泽及枯骨 | 泽:恩泽;枯骨:死去已久的人。恩泽及于死者。形容给人恩惠极大。 | 《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 |
gǔ chàn ròu jīng骨颤肉惊 | 颤:发抖。形容惊恐万状。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7回:“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 |
gǔ gěng zài hóu骨鲠在喉 | 鲠:鱼骨。鱼骨等小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不说出来就非常难受。 | 清 袁枚《与金匮令书》:“仆明知成事不说,既往不咎,而无如闻不慊心事,如骨鲠在喉,必吐之而后快。” |
gǔ ruǎn jīn má骨软筋麻 | ①形容精疲力尽的样子。②形容极其害怕的样子。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王吉心慌撩乱,将身子尽力挨出,挨得骨软筋麻,才到得稀松之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一回:“众臣悚惧,骨软筋麻。战战兢兢,痴痴痖痖。” |
qiāo gǔ xī suǐ敲骨吸髓 | 敲碎骨头吸取骨髓。禅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比喻极残酷的剥削。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昔人求道,敲骨吸髓,刺血济饥。” |
fěn shēn huī gǔ粉身灰骨 | 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同“粉身碎骨”。 | 唐 张鷟《游仙窟》:“玉馔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谢。” |
máo gǔ sēn sǒng毛骨森竦 | 毛:头发和汗毛;骨:脊背。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非常恐惧。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觉毛骨森竦。” |
guā gǔ xī suǐ刮骨吸髓 | 刮开骨头来吸骨髓。比喻剥削压迫极其残酷。 | |
jiān gāo chuī gǔ煎膏炊骨 | 煎:一种烹饪方法;膏:油脂;炊:烧火做饭。煎油脂,烧骨头。比喻残酷压榨。 | 明·无名氏《鸣凤记·鄢赵争宠》:“监司昨日兴常例,煎膏炊骨民无计。” |
gāng jīng tiě gǔ钢筋铁骨 | 筋骨象钢铁打铸的一般。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 曹禺《半日的“旅行”》:“在一间放着垫子和各种各样举重器械的房间里,我遇见了一群钢筋铁骨的青年。” |
pù gǔ lǚ cháng曝骨履肠 | 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 《隋书·李德林传》:“佐斗嫁祸,纷若猬毛,曝骨履肠,间不容砺。” |
qiāo gǔ zhà suǐ敲骨榨髓 | 犹敲骨吸髓。 | 柯岩《天涯何处无芳草》:“一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敲骨榨髓,受尽欺凌的阿琦婆。” |
bái gǔ zài ròu白骨再肉 | 白骨上再生出肉来。比喻起死回生。 | 唐 张文成《游仙窟》:“十娘怜悯客人,存其死命,可谓白骨再肉,枯树重花。 |
jiàn gǔ tou贱骨头 | 指不自尊、不知羞耻或不知好歹的人。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人太生娇俏了,可知心就嫉妒。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可是个贱骨头。” |
wán pí zéi gǔ顽皮贼骨 | 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这顽皮贼骨,不打不招。左右,与我采下去,着实打呀!” |
shì pí lùn gǔ舐皮论骨 | 舐:舔。比喻只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妄加评论。 | 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海上通信》:“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难说,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省得人来谬托知己,舐皮论骨。” |
fèng gǔ lóng zī凤骨龙姿 | 形容超凡的体格和仪态。 | 《云笈七签》卷四:“今视子之质,实霄景高焕,圆精重照,凤骨龙姿,脑色宝曜。” |
qǐ sǐ rén ròu bái gǔ起死人肉白骨 |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 | 《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医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
qīn rú gǔ ròu亲如骨肉 |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 江耀辉《红军鞋》:“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亲如骨肉的人民群众。” |
wán pí lài gǔ顽皮赖骨 | ①谓品行不端、无赖狡诈。②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这等顽皮赖骨,不打如何肯招?” |
kè gǔ lòu xīn刻骨镂心 |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 孙犁《秀露集 戏的梦》:“我见到和听到的,亲身体验到的,甚至刻骨镂心的,是另一种现实,另一种生活。” |
chuī gǔ lì suǐ捶骨沥髓 | 同“敲骨吸髓”。喻残酷搜括民财。 | 唐·陆贽《论长吏以增户加税辟田为课绩》:“今或重困疲羸,力求附益,捶骨沥髓,隳家取财,苟媚聚敛之司,以为仕进之路。” |
pí sōng gǔ yǎng皮松骨痒 | 形容表面轻松自如而内心急切盼望。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用金花彩币为纳聘之仪,选了吉期,皮松骨痒,整备做转运使的女婿。” |
huàn gǔ tuō tāi换骨脱胎 |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 金 侯善渊《杨柳枝 丱岁飘蓬住远山》词:“换骨脱胎归旧路,返童颜。” |
guā gǔ chōu jīn刮骨抽筋 | 喻极力搜刮、榨取民财。 |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四:“清室二百七十余年间的统治在官场中已经凝集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贪婪恶习。一般的官府均以贪赃枉法为能,在上的鬻爵收贿,在下的刮骨抽筋。‘官官相卫’,让你受苦的民间硬是呼天无路,吁地无门。” |
yuàn rù gǔ suǐ怨入骨髓 | 恨到骨头里。形容怨恨到极点。 | 《史记·秦本纪》:“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妇,令我君得自愉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 |
gǔ ròu sī qíng骨肉私情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尽骨肉私情,共享天伦之乐事。” |
chōu tāi huàn gǔ抽胎换骨 | 见“脱胎换骨”。 | 元·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今日呵可便称了我平生愿。端的是抽胎换骨,火内生莲。” |
rǎn shén kè gǔ染神刻骨 | 犹铭心刻骨。谓感受深切。 | 清·赵翼《瓯北诗话·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苏黄字迹,亦所矜赏,谓‘二公翰墨,片言只字,皆未名之宝,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是遗山之于苏黄,可谓染神刻骨矣。” |
jiē gu yǎn节骨眼 | 比喻关键的环节或时机。 | 王朔《永失我爱》:“别起什么邪念,起也没用,都到这节骨眼了,满意不满意符不符合你那什么梦想也由不得你了。” |
fén gǔ yáng huī焚骨扬灰 | 烧掉尸骨,扬弃骨灰。形容非常仇视。 | 《梁书·侯景传》:“曝尸于建康市,百姓争取屠脍啖食,焚骨扬灰。” |
gǔ huà fēng chéng骨化风成 | 谓人的性情气质受感染而变化,一种新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 | 明·方孝孺《俞先生墓表》:“元既有江南,以豪侈粗戾,变礼文之俗,专数十年,薰渍狃狎,骨化风成,而宋之遗习,消灭尽矣。” |
qiè gǔ zhī chóu切骨之仇 | 形容仇恨极深。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文秀乃切骨之仇,日夜在心,故此一经眼,即便认得。” |
xiāo huǐ gǔ lì销毁骨立 | 销:久病枯瘦。形容身体枯瘦如柴。 | 《梁书·武帝纪》:“高祖形容本壮,及还京都,销毁骨立。” |
ruǎn gú tou软骨头 | 比喻意志薄弱、没有骨气的人,甚至丧失气节的人。 |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想不到此人是个忘恩负义的软骨头,把我出卖了。” |
gǔ shòu xíng xiāo骨瘦形销 | 形容瘦削到极点。 | 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而芸终以受愚为恨,血疾大发,床席支离,刀圭无效,时发时止,骨瘦形销。” |
guā gǔ qù dú刮骨去毒 | 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肩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 | 形容人或动物瘦得皮包骨的样子。亦作“瘦骨零丁”。 |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二六章:“这牢房比较大点、亮点,里面关着一个瘦骨伶仃的老头儿。” |
jī shēn fěn gǔ齑身粉骨 | 齑:碎。指粉身碎骨。 | 明 王守仁《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臣世受国恩,齑身粉骨,亦无以报。” |
qíng tóng gǔ ròu情同骨肉 |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7回:“我与公覆,情同骨肉,径来为献密书,未知丞相肯容纳否?” |
qǐ hái gǔ乞骸骨 | 乞:求,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 东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 |
míng jī lòu gǔ铭肌镂骨 | 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 |
huī qū mí gǔ灰躯糜骨 | 犹言粉身碎骨。 | 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补过酬恩,灰躯糜骨,以甘心愿。” |
gǔ ròu xiāng cán骨肉相残 | 比喻自相残杀。 | 《晋书 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
chuō jǐ liáng gǔ戳脊梁骨 | 在背后指责议论。 | 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被人们当面无数次地训斥批判,也被人们背后无数次地戳脊梁骨。” |
shòu gǔ rú chái瘦骨如柴 | 十分削瘦的样子。 | 宋 陆佃《埤雅 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宋 杨万里《武陵春 长铗归乎逾十暑》词:“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