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知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yī bù èr shí sì shǐ,bù zhī cóng hé shuō qǐ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觉世间变幻之态,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尝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处说起。” |
kě xiǎng ér zhī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宋 王楙《野客丛书 汉唐俸禄》:“而郊以吟诗废务,上官差官以摄其职,分其半禄,酸寒之状,可想而知。” |
ān fèn zhī zú安分知足 |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人当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 |
bù zhī qí xiáng不知其详 | 不知道他的详细情况。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4回:“施御史家的事,我也略闻,不知其详。” |
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四海之内都会有知心朋友;尽管远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远也亲近。海内;四海之内;古时候认为中国四周都是海;把国内称为海内;现泛指世界。天涯:天边;比邻:紧靠的边邻。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yī shì bù zhī一事不知 | 见“一物不知”。 | 《南史·隐逸传·陶弘景》:“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
zhì bù zhà yú知不诈愚 | 知:通“智”。聪明人不欺诈老实愚昧的人。 | 无名氏《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政约令行,强不暴寡,知不诈愚。” |
shì wēi zhī zhe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
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tīng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9回:“此时素臣正在得君,真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旬月之内,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 |
rén bù zhī,guǐ bù jué人不知,鬼不觉 | 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 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这烦恼神不知,鬼不觉,天来高,地来厚。” |
cǎo mù zhī wēi草木知威 |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 《新唐书 张万福传》:“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nián shào wú zhī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谓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 清·吴趼人《俏皮话·驴辩》:“然则秀才们,看得两卷书,何以便要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zhī zhǐ wéi zhī zhī,bù zhī wéi bù zh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 《论语 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míng zhī gù wèn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
rén shì bù zhī人事不知 | 见“人事不省”。 | 《红楼梦》第一二○回:“宝钗哭得人事不知。” |
zhī mìng lè tiān知命乐天 | 命:命运;天:天意。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 《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
zhī nán ér jìn知难而进 | 指不怕困难;敢于迎着困难上。 | 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
dào yuǎn zhī jì,shì wěi zhī xián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 三国·魏·曹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
zhī jī shí qiào知机识窍 | 窍:比喻事情的关键。掌握时机和关键。形容人机灵。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0回:“你又知机识窍,见景生情,这事大有可成。” |
yī zhī piàn jiě一知片解 | 犹一知半见。 | 宋·吴泳《答赵茂实书》:“某闲居寖久,兀兀一经,今已穷年,粗有一知片解,更不复为言语词章。” |
zhī xiǎo móu dà知小谋大 | 指能力太差,不能胜任重大的任务。 | 《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也。” |
rú yú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鲁迅《故事新编·序言》:“况且‘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用庸俗的话来说,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罢。” |
jīn yǔ xīn zhī今雨新知 | 比喻新近结交的朋友。 | |
zhī rén xià shì知人下士 | 知:识别。下士:屈己尊人。能识别人才并礼贤下士。 | 明·李贽《焚书·复麻城人书》:“以此见真正高阳酒徒之能知人下士,识才尊贤又如此。” |
bù zhī suǒ cuò不知所厝 | 同“不知所措”。 | 晋·庚亮《让中书令表》:“忧惶屏营,不知所厝。” |
yī yè zhī qiū一叶知秋 |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
zhī ér bù yán知而不言 | 明明知道而不说。 | 战国·宋·庄周《庄子·列御寇》:“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 |
bù zhī sǐ huó不知死活 |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理说?” |
guān wǎng zhī lái观往知来 | 认真研究过去,就能推测未来。 | 《列子 说符》:“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而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 |
dé yī zhī jǐ,sǐ kě wú hèn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 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遗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形容知音难觅。 | 谢觉哉《知己难》:“所谓‘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
fù zài zhī zú富在知足 | 有了财富之后,要知道满足,不要贪得无厌。 | 汉 刘向《说苑 谈丛》:“富在知足,贵在求退。” |
bù zhī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 形容无耻到极点。 | 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
yǐn shuǐ zhī yuán饮水知源 | 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 | 宋·陈宗礼《广州光孝寺大鉴禅师殿记》:“口诵心惟,向慕而依归。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乎哉!” |
zhī wén dá lǐ知文达礼 | 达:懂得。有才学,懂礼仪。 | 清·张南庄《何典》第十回:“你既这等知文达礼,晓得敬重我……便饶你性命。” |
zhī bǐ zhī jǐ知彼知己 | 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 先秦 孙武《孙子 谋攻》:“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
bó yù zhī fēi伯玉知非 |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
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 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zhī rén shàn rèn知人善任 | 了解下属;善于任用(任:任用;使用)。 | 汉 班彪《王命论》:“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
zhī ēn bào dé知恩报德 | 受别人的恩惠,心存感激意图报答。 | 《群英类选·〈红蕖记·触身谐配〉》:“可怜见咱魂销尽,知恩报德情难混。” |
méng mèi wú zhī蒙昧无知 | 愚钝糊涂;没有知识;不通事理。 | 《晋书 阮种传》:“臣诚蒙昧,所以为罪。” |
lüè zhī yī èr略知一二 | 指稍微知道一些。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5回:“我同骆府虽非本家,向有亲谊,他家之事,也略知一二。” |
zhī rén zhī jiàn知人之鉴 | 能看出人的品行和才能的眼力。 | 《晋书·贺循传》:“雅有知人之鉴,拔同郡杨方于卑陋,卒成名于世。” |
zuò zhī qiān lǐ坐知千里 | 坐在屋里而知晓千里之外的事情。形容具有远见卓识。 | 南朝·梁·任乧《奏弹曹景宗文》:“光武命将,坐知千里。” |
zhī mìng bù yōu知命不忧 | 识天命者无忧虑。 | 《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
tā xiāng yù gù zhī他乡遇故知 | 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果然有志竟成,上月被他打死一个,今日又去打虎,谁知恰好遇见贤侄。邂逅相逢,真是‘万里他乡遇故知’可谓三生有幸!” |
qīng báo wú zhī轻薄无知 | 谓轻佻浮薄,没有知识。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0卷:“即轻薄无知泛滥之徒,岂可见天地之心乎?” |
zhī rén zé zhé知人则哲 | 哲:聪明。能识别人才是明智的。 | 《尚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 |
dào tóu zhī wěi道头知尾 |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 《朱子语类》卷四九:“惟圣人道头知尾,下学便上达,若教学者,则须循其序也。” |
hèn xiāng zhī wǎn恨相知晚 | 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
bù zhī suǒ wéi不知所为 | 为:做。不知道该怎么办。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桓子不知所为。” |
xīn dào shén zhī心到神知 | 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太太们这么一说,这就叫作心到神知了。” |
zhī wēi zhī zhāng知微知彰 | 微:细小。彰:明显。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亦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 《周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
bù zhī suǒ yún不知所云 | 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感情激动;语无伦次。也指说话颠三倒四。 |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
zhī jī shí biàn知机识变 | 机:时机。指能了解、掌握时机,识别、适应时局的变化。 | 《旧唐书·尉迟敬德等传》:“史臣曰:‘皆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
shì rén jiē zhī世人皆知 | 世人:所有人。指很多人都知道。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28章:“在中国及其执政党内,干部中大山头不明显,但小山头小圈子则处处存在,世人皆知。” |
zhī rén dài shì知人待士 | 指对待人的态度好。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5回:“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 |
bù zhī suǒ cuò不知所措 |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
tián bù zhī kuì恬不知愧 | 见“恬不知耻”。 | 清·阎尔梅《房琯论》:“军法,大将失律者,斩。琯失律,宜斩;不斩而罢,已属非法,尚恬不知愧,宾客盈门。” |
zhī qí yī bù dá qí èr知其一不达其二 |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宋·苏轼《汉武帝论》:“知其一,不达其二;见其利,不睹其害。” |
zhī qíng bù jǔ知情不举 | 举:检举。了解情况而不揭发。 |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我为巡城之职,理宜奏闻;若为朋友之情,匿而不奏,这知情不举的罪名,亦所不免。” |
jiàn wēi zhī zhù见微知着 | 微:微小;着:明显。见到事情的一些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bù zhī sǐ suǒ不知死所 | 所:处所。不知道死在那里。 | 宋·孔平仲《续世说·尤悔》:“庄宗迫之出站,德威谓其子曰:‘吾不知死所矣!’父子俱战没。” |
zhī chǐ jìn hū yǒng知耻近乎勇 | 知道羞耻,已经接近了勇敢。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
bù zhī qǐ dǎo不知起倒 | 不知利害,不知高低。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你可知他一面在这里服药,一面在那边戕伐,碰了个不知起倒的医生还给他服点燥烈之品,正是‘泼油救火’,恐怕他死得不快罢了。” |
yī wù bù zhī一物不知 | 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识尚有欠缺。 | 汉·扬雄《法言·君子》:“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
bù zhī dà tǐ不知大体 | 知:知道;大体:重要的道理。不懂得大道理或从全局出发。 | 《旧唐书·田弘正传》:“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情,凡四上表不报。” |
zhī zú bù rǔ知足不辱 |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 先秦 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mù zhī yǎn jiàn目知眼见 | 亲眼所见。形容熟悉了解。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放着恁般目知眼见的倒不嫁,难道到在那些酒包饭袋里去搜觅?” |
jí wǎng zhī lái极往知来 | 通晓过去,预知未来。 | 唐·柳宗元《迎长日赋》:“探赜索隐,得郊祀之元辰;极往知来,正邦家之大体。” |
bù zhī dīng dǒng不知丁董 | 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 清 赵翼《陔余丛考 成语》:“曹操既擒吕布,欲缓其缚。刘备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太师乎?\' |
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识二五而不知十 | 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
zhà rù lú wéi,bù zhī shēn qiǎn乍入芦圩,不知深浅 | 乍:刚刚,起初;圩:围子。新到一片芦苇地,不知这里边的深浅。比喻刚到一个新的地方,不熟悉情况,行动要谨慎。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2回:“假若不与他实说,蒙着头,带着他走,常言道:‘乍入芦圩,不知深浅。’” |
zhī rén zhī shù知人之术 | 术:手段。指能识别人的才能和品行的眼光。 |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治天下者,曹贤考功则治,简贤退功则乱,诚审思知人之术,论才选士,必称其职。” |
yàn què bù zhī hóng hú zhì燕雀不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乃向其乡人说道:‘我今将为状元,不久便作开国元勋矣!何以贺我?’乡人益非之。刘赞臣叹道:‘此所谓燕雀不知鸿鹄志也。’” |
jiàn wēi zhī zhù见微知著 | 微:微小;著:明显。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jiàn wēi zhī méng见微知萌 | 微:细微。萌:发生。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就知道其发展的程度。 | 《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dǔ yǐng zhī gān睹影知竿 | 睹:见;竿:竹竿。看见竹竿的影子就知道竹竿的长短曲直。比喻从侧面烘托可以显示事物。 |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睹影知竿乃妙。” |
tiān zhī dì zhī天知地知 | 天知道,地知道。指人人都知道。亦指只有天知道,地知道,没有别人知道。 | 元·杨梓《敬德不服老》第三折:“你须知咱名讳,尽忠心天知地知。” |
zhī zǐ mò ruò fù知子莫若父 | 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 先秦 管仲《管子 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
zhòng rén zhōu zhī众人周知 | 周:普遍。大家普遍知道的。 | |
mí tú zhī fǎn迷途知返 |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失了道路;知道后改到正路上来。比喻犯了错误后;知道改正。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返,尚可以免。” |
xiāng zhī hèn wǎn相知恨晚 | 相知:相互了解。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共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
bái shǒu xiāng zhī白首相知 | 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 明 孙仁儒《东郭记 顽夫廉》:“君家朋友何须道,翻腾云雨都常套,抵多少白发相知,按剑同袍。” |
shén rén jiàn zhī神人鉴知 | 鉴:审察。天神和凡人都察知。 | 明·朱鼎《玉镜台记·新亭流涕》:“一点丹衷,神人鉴知。” |
mí ér zhī fǎn迷而知反 |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
ruò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
chá jīn zhī gǔ察今知古 | 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总是循着时间的先后逐渐演变而成的。观察它的现在,可以推知它的本来面目。 | |
bù zhī suǒ kě不知所可 | 可:合宜,好。指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不想这番好意把个可左可右的安公子此时倒弄到左右不知所可。” |
bù zhī yǒu hàn,hé lùn wèi jìn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何论魏晋。” |
zhī zú cháng lè知足常乐 |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等。 | 先秦 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rú yǐn shuǐ zhě,lěng rè zì zhī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 指自己直接经历的事,自己最了解。 | 唐·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
zhī dì zhī tiān知地知天 | 地:地形:天:天气。了解地形,了解气候。 | 春秋·齐·孙武《孙子·地形》:“知地知天,胜乃可全。” |
guān guò zhī rén观过知仁 | 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
bó zhě bù zhī博者不知 | 博:广。无事不知的人不能专精一门学问或技能。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1章:“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bù zhī fán jǐ不知凡几 | 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 清 顾炎武《钱粮论上》:“其逃亡或自尽者,又不知凡几也。” |
wèn yáng zhī mǎ问羊知马 |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 东汉 班固《汉书 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 |